4月21日上午,第七届家事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家事及非讼程序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法官、公证员、律师、政府、妇联、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代表、媒体共计200余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潘剑锋在致辞时表示家事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研究是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颇具特色的话题。与传统意义上的民事诉讼相比较,家事诉讼自身具有一些特殊性,不论是实体法律关系还是程序的设立都很具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致辞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其中的“生活幸福”与家事诉讼程序联系紧密。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方乐表示近些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涉家事类纠纷也存在着数量不断增加、纠纷化解要求不断提高、纠纷化解的目标导向不断完善的趋势。注家事诉讼,推进家事司法与审判工作改革,实现家事纠纷有效优质化解,是当前法学界和法学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谭芳致辞时表示论坛成立7年来,对家事诉讼法学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给家事律师在处理实务问题时提供了诸多指引。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管委会代表何青叶致辞时也表示家事案件相较于其他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只有不断完善家事诉讼程序才能提高家事争议解决的司法效率和社会综合效果。
论坛围绕“家事诉讼程序理论和实务”“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实践”“家事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问题”三个单元展开了深入探讨,共有12位来自理论与实务界的专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6位专家与谈人给予了的精彩点评。
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马丁进行总结。马丁教授认为,本次论坛无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探讨,包括比较法研究和法律之外的视角观察都给大家带来很多收获。不过经济发展其实并不能与美好的生活划等号,法律和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发达也不能与社会的发达划等号。为了更好实现家事司法领域的阵地,为了维护人民的美好生活,在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家事审判程序的理论与实务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来源:家事法苑